然而,这些数字后续也被证可能是基于“旧闻”的断章取义和谣传,比如传的“1000 辆”或是来源于今年 5 月 15 日“萝卜快跑”在武汉举办的 A D 2024 活动。在活动现场,备受关注的“萝卜快跑”第六代人车发布。百度汽车机器人部总经理尹颖表示,首批交付的第六代人车将从即刻起在武汉投入使用,年内计划在武汉完成千辆人车的部署。
公开资料显示,如祺出行于 2022 年正式开始 R 开发和商业化,次年 10 月成为全球首个推出有人驾驶约车与 R 服务商业化混合运营的出行平台,其 R 运营科技平台可与各种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以及 R 车型兼容。目前,如祺出行已在广州、深圳两地提供有人驾驶约车与 R 服务商业化混合运营。招股书显示,如祺预计 2026 年 R 的单公里成本将低于有人驾驶约车服务,届时 R 将逐步开始普及。
除了国内本土玩家,国外企业可能也要进军市场,特斯拉 R 或许是有力竞争对手。今年 4 月初,马斯克宣布特斯拉将于 2024 年 8 月 8 日发布人驾驶出租车。4 月底这次马斯克毫预告的访华,被外界纷纷猜测其是来谈关于 FSD 与特斯拉 R 业务在落地相关事宜。
据悉,特斯拉 R 不再需要传统驾驶员控制元件,如方向盘和踏板,车辆将完全依赖完全使用特斯拉的完全自动驾驶 (FSD) 软件,将采用方向盘或踏板的设计,基于 A 自动驾驶系统,结合视觉、雷达和超声波等多种传感技术,构建了详尽的周边环境模型,确保了车辆在各种路况下的自动驾驶决策准确及时。在此基础上,特斯拉还研发了 FSD 全自动驾驶套件,赋予车辆处理复杂交通情境的能力。
除此之外,已商业化或进入测试阶段的 R 约车平台还包括安途智行、赛可智能、文远知行、元戎启行、 M 等。其中 M 也已获得证监会批准,准备赴美上市。
可以想象在未来,各家企业必然会进行一场血腥的“价格战”,角逐谁才是比较后的赢家。
写在比较后就在昨天下午,何小鹏发文锐评了一下萝卜出行,他表示:“比较近两天 R有点火,,和好几个 AI出行儿 L4 业界朋友交流 R 的事情,大概的结论是:能力,法规、商业闭环都还没有到,说很快能打平是因为很多账没有算。但是在加速,我认为大概两年后会开始进入转折点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