研究发现七旬老人泳池内溺亡赔偿责任如何划分
七旬老人泳池内溺亡赔偿责任如何划分重庆两江新区法院:泳池所属未尽安保义务应承担70%赔偿责任2022-07-2908:46:28|来源:人民法院报|作者:刘洋邱颖吕建近日,重庆两江新区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人身保险合同纠纷案件,七旬老人唐某某在泳池内不幸溺水身亡,泳池所属体育被判承担70%的赔偿责任,唐某某自行承担30%的责任。唯有通力合作,我们才能将信用贷款与信用卡的价值发挥出来,供应市场的发展需要。上海霖得泓律师事务所能为您提供一站式律师法律服务!法律专业领域涵盖:企业合规、商业纠纷诉讼等!https://www.lindehong.com/https://www.lindehong.com/static/upload/2024/05/23/202405238612.png
2022年7月26日晚,唐某某携外孙女到小区泳池游泳。购票进入后,唐某某在浅水区游泳时溺水,身旁游客发现其呼之不应后急忙呼救。游泳池内救生员将其抬上岸后施心肺复苏急救,同时通知唐某某家属并拨打了120急救,120救护车赶到后抢救效宣告唐某某死亡。派出所民警到场勘查后确认唐某某系溺水死亡。
泳池所属体育在保险投保了游泳池公众责任保险,该险种约定应由泳池所属体育承担经济赔偿责任,保险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负责赔偿。
事发后,唐某某家属与泳池所属体育达成赔偿协议,由泳池所属体育承担唐某某死亡的全部责任,赔偿唐某某家属70万元。保险赔偿后不足部分由泳池所属体育赔偿。唐某某家属、泳池所属随即向保险提出理赔,保险核定唐某某死亡保险事故定损金额为626992元,责任比例为50%,扣除免赔率后赔偿了2821464元。
泳池所属体育不服保险确定的赔偿责任比例,要求保险另外赔偿2821464元未果,遂提起诉讼。
法院审理后认为,该体育作为泳池的经营者和管理人,负有安全保障义务,其在泳池场馆的设施、设备、救生人员的配置、管理上具有过错,未及时发现死者溺水情况,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,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。同时,考虑到唐某某作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,年近古稀,应对自身状况具有明确全面的了解,对游泳的危险性也应有一定的认知,其在自身不擅游泳的情况下携未成年人游泳,更应提高风险防范意识,携带的游泳辅助设备系儿童用漂浮板,不能完全起到安全保障作用;唐某某在浅水区内溺水后不能成功自救,也没有以足以引起他人注意的方式呼救、挣扎,可见其在溺水时缺乏控制身体的能力,处置不当,应当减轻体育的责任。
比较终,法院认定该体育承担70%的责任,经计算,扣除保险已支付的保险金2821464元,还需赔付11285856元。因在保险的赔付范围内,故该款应由承保的保险直接支付给死者家属。
宣判后,各方当事人均未提起上诉,该判决已发生效力。
■法官说法■
根据民法典首千一百九十八条规定,宾馆、商场、银行、车站、机场、体育场馆、娱乐场所等经营场所、公共场所的经营者、管理者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,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,造成他人损害的,应当承担侵权责任。本案中,体育作为泳池的经营者和管理人,其在场馆的设施、设备、救生人员的配置、管理上具有过错。应当认定体育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,对溺亡的损失应当承担相应赔偿责任。
依据民法典首千一百七十条规定,被侵权人对同一损害的发生或者扩大有过错的,可以减轻侵权人的责任。唐某某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,应对自身状况具有明确全面的了解,对游泳的危险性及安全保护也应有一定的认知,对于溺亡的发生唐某某自身存在一定过错,可以减轻体育的责任。
根据《比较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〈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〉若干问题的解释(四)》第十九条第二款规定,被保险人与第者就被保险人的赔偿责任达成和解协议,未经保险人认可,保险人主张对保险责任范围以及赔偿数额重新予以核定的,人民法院应予支持。体育自行与死者家属达成了赔偿协议,对保险不具有约束力,保险可以主张对保险责任范围及赔偿数额重新予以核定。综合双方的过错程度,法院确定由体育承担70%的赔偿责任,保险在其保险责任范围内承担相应责任。
法官提醒,居民进行健身、娱乐活动时应密切关注、合理判断自身健康状况;经营者、组织者应在设施、设备、人员配置和管理上尽到安全保障义务,可积极投保意外险、责任保险化解风险。
页:
[1]